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上市银行近期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多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相关风险还在进一步释放中。总体看,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好转迹象,具体项目风险化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处理好“化险、发展”之间的关系,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积能蓄势。

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去年,房地产市场信用风险有所抬升。截至去年12月末,5家国有大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均同比上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14%、5.48%、7.23%、4.36%、2.8%,较上年末提高1.35个百分点、2.09个百分点、2.18个百分点、2.51个百分点、1.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上升。

除了针对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也有所上升,但增幅较小,个人住房贷款依然是银行的优质资产。

对于房地产信用风险上升原因,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分析说:“受行业整体下行影响,前期盲目扩张、负债水平较高的少数大型房企风险暴露,引发行业风险有所上升。”此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需求中枢水平下移,新冠疫情对就业、收入预期造成较大冲击,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房地产风险外溢性进一步放大。

此外,在监管部门要求下,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愈发严格,多家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计入不良,有些银行已将逾期30天的贷款计入不良,这也使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市场出现好转迹象

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信用风险?相较于经济发展,不良贷款指标具有一定滞后性,多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已出现好转迹象,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已具备稳中向好的基础。此外,虽然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对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造成较大影响。

“受市场调整影响,工商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工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较低,风险总体可控。”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说,随着经济加快复苏以及“金融16条”“保交楼”等政策有序推进,预计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将逐步得到有效化解。

“房地产行业最困难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将继续大力支持优质房企发展。”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兴业银行已安排并购贷款服务,有效缓解多个风险项目,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已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已有所回暖,下行贷款利率也将激发更多潜在需求。“当前,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好转,业务储备出现边际改善。”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说,截至今年2月末,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月度环比增长31%,新收单月度环比增长57%;从贷款利率角度看,今年前两个月,农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稳中略降。

尽管积极因素正在累积,但也要看到,市场企稳仍需一定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修复中,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特殊性,风险化解时间往往更长,因此,房地产对于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具体项目信用风险。“密切关注出险房企优质资产的并购需求,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保持房地产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表示,新房“保交楼”及市场恢复仍需时间,今年兴业银行房地产业务的策略是“稳住基本盘、着力谋发展”。

紧盯重点领域管控风险

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处理好化解风险和促进发展的关系,为经济回升向好积能蓄势。一方面,多工具、多方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另一方面,要紧盯主要风险点,有效防控重点领域,及早消除风险隐患。

去年,多家银行加大房地产贷款的投放力度。截至去年12月末,建设银行境内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7706.75亿元,较上年增加405.88亿元;交通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000.37亿元,增幅23.83%。

“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在防范重大次生风险前提下,建设银行持续加大对优质房企支持力度。”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表示,基本上足额保证优质房企用款,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资产管理类产品等多种方式,满足优质房企合理需求,去年建设银行承销房企323.35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房地产并购票据22.9亿元;与此同时,因城施策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程远国表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拓宽住房租赁市场的融资渠道,加大对住房租赁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住房金融服务向“覆盖租购两端、服务质量升级、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的新模式转型。

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强化形势预判,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风险排查,同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要着力提升信用风险的数字化管控能力。”张旭光说,农行将强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前瞻识别风险,精准管控风险。 (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新闻直通

东软睿驰牵头“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项正式启动
党建领航筑防线 精细管控护平安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津南片区项目组织参加公益活动
*ST中润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又有新进展,国资担当利好再现
2025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诚信公益盛典召开
中科美菱数智化解决方案亮相2025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引领生物样本存储新未来
1000张门票免费开放给公益人群 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基金会启动“艺术滋养公益计划”
中交一公局集团绮山湖科创谷创载体项目A地块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前沿经济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开智慧小镇二期项目主楼全面突破正负零
河南栾川:延时服务“不打烊”隔夜评标“硬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河南商丘市示范区:多元联动 打造高效贴心政务服务新模式
河南商丘市: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助力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2025小红书商业合作伙伴大会:「质量驱动」是CKBP共赢的唯一路径
中国·海南2025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开赛
服务高水平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背后的工行力量
中城万企首单数据资产证书落地 GBC模式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观点

冷友斌哈佛演讲:飞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抉择
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从台胞故事看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 做实知产护企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天然冲突基因?服饰批发市场为何与直播决裂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咋破解?
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须多方发力

访谈

上海市宝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鹏一行莅临云砺(票易通)走访调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破解“35岁焦虑” 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头”
河南商丘市:“三个强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会老友、展信心 跨国企业“掌门人”密集访沪
云南省沧源县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海尔周云杰:在不确定中成就确定的力量

施政方略

四川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走深走实
四川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五好三支撑” 赋能,老人生活巴适感拉满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一行莅临思必驰调研
四川成都:园区优化提质 县市发展“活”起来
河北石家庄东三教项目组织宣贯双代会会议精神
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河南省商丘市税务局:“进阶优辅”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激活市场活力
河南省商丘市司法局:创新仲裁服务模式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