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延时服务“不打烊”隔夜评标“硬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中国发展网讯 张妞、常朝阳、记者赵凯华报道 2025年4月15日-16日,栾川县校园餐管理运营平台建设项目配送中心供应商采购项目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标志着栾川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本隔夜评标服务保障跃上新台阶。“全流程封闭式”隔夜评标管理机制,通过硬核管控时间节点、全程无缝监督、物理隔离通讯风险、强化数据溯源等举措,切实堵塞评标环节漏洞,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该项目总预算1600万,共分为米面油类、果蔬类、冻品类、生鲜类、干调类5个标段,共吸引市县外67家单位投标,开评标时间从4月15日上午10:00-22:00,16日8:00-12:00结束,创今年以来交易项目评标时间最长记录。针对该项目投标企业多,评审强度大的特点,交易中心高度重视,提前谋划。
一、严守时间红线,系统管控“无延时”
针对复杂项目需跨日评标的情况,中心严格执行“双十”规定:每日21:50提醒系统关闭倒计时,22:00准时关闭评标系统服务器及辅助设备电源,强制终止评标活动;同时,由交易中心值班人员逐间核查评标室,确保评标专家、代理人员全部离场,从源头杜绝“夜间突击评标”“人为延长评审时间”“突击打分”等违规行为,保障评审工作规范高效。
二、离场全程“双锁闭”,通讯管控“零死角”
专家离场环节实行“人机双控”管理:一是通讯设备集中保管:专家进入评标区前,手机等电子设备统一存入密码屏蔽柜,次日评标结束才可发放;二是轨迹动态追踪:专家离开评标室后,由1名监督员持电子设备全程录像,2名监督员全程护送,按照指定路线到定点宾馆房间,全程录像留痕,确保专家与外界“物理隔离”。
三、住宿区“真空管理”,切断非正常联络
专家入住指定宾馆后,启动“三断一监”防控机制:断通讯:提前移除房间固定电话、关闭网络端口;断出入:封闭专家入住楼层,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严禁非评标人员接触专家;断风险:拷贝宾馆走廊、电梯监控视频存档,确保住宿期间动态可溯;全天候监督:专家仅可通过评标室内线电话进行工作联络,通话内容实时录音并纳入项目档案。
四、数据铁笼“全留痕”,筑牢公平防线
建立“一标五备份”机制:评标系统日志、现场监控录像、护送过程影像、宾馆监控视频、通讯设备存放记录等五类数据同步加密存储,保存期限延长至项目档案法定时限,为后续质疑投诉核查提供完整证据链。
此次隔夜评标新机制实施后,项目平均评审效率提升25%,业主代表反馈“环节透明可信,竞争更加公平”。下一步,中心将持续完善隔夜评标标准,深化“数字见证”改革,全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标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