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许县:构建“四维”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中国发展网讯 李文苹 记者赵凯华报道 为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保障创新发展要素供给,通许县锚定“创新驱动+服务赋能”双轮战略,通过四大维度构建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指导各类科技型企业做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重大科技专项研发、知识产权贯标等政策申报,进一步引导企业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通许高新区做为通许区域创新高地,区内企业累计已授权各类专利190项,含发明专利5项,储备研发人员500人,技术合同交易额4.2亿元;今年一季度,已完成研发费用1.84亿元,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和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78万元。
一、政策赋能:创新“政策直通车”服务体系,构建透明化服务机制。一是编制三维政策矩阵:集成省市区三级惠企政策,汇编成册向企业发布。二是打造“三即”服务标准:申报条件即时可知、办理流程即时可查、优惠政策即时可享。三是实施精准培训计划:举办专项培训10场次,覆盖1846人次。
二、梯度培育:建立企业成长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创新矩阵。一是构建“四阶培育模型”:初创期(小微企业)→成长期(规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领军期(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二是实施“四个一”培育服务机制:专班服务:成立支持创新专项工作组;诊断服务:逐个走访申报企业,对企业深度调研,发现企业短板;定制服务:对企业存在的短板和瓶颈进行面对面把脉会诊,全面摸清企业潜力,实施梯次排队,制定培育计划,建立动态培育数据库;持续服务: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闭环。目前,通许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
三、平台筑基:打造创新支撑体系,搭建创新载体。一是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通过“一对一”辅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与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国家及省、市级相关科研机构院所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二是加强科研转化,搭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实验室、实验基地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平台,对企业在生产及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科学辅助。三是依托孵化载体、创新主体及各类创新平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全面改善硬件设施,加大招商力度。目前,河南宸科孵化器已获批省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32家,在孵企业共申报专利92项,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2家。
四、产业联动:深化校企融合创新,实现规模发展。一是深入开展“政研企联动创新行动”活动,引导企业加强与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在技术研发、平台共建、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合作,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和行业竞争力。二是实施“3+N”合作计划,重点推进高新区好口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调味品、淀粉产业园、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三个重点校地合作项目,涵盖酸辣粉、家居建材主导产业链。
下一步,通许县将持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带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力争通过营商环境的系统性优化,推动形成“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