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近期小麦价格加快大幅下跌原因

近段时期,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下跌,特别在3月中旬后,跌速加快跌幅加大。3月29日,主产区小麦平均收购价跌至每吨2920元左右,较年初下跌了约340元,为2022年2月份以来最低。小麦价格下跌原因是什么?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如何看待后期市场?

时段性供需失衡

从供给看,当前阶段的市场供应主要包括托市小麦投放、各级储备轮换、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以及贸易商销售等。

托市小麦投放自2022年4月下旬暂停后,于今年1月份恢复投放,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进行投放交易,即10万吨托市小麦和4万吨新疆临储小麦。尽管单次投放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但由于交易底价低,在满足区域内需求的同时,对小麦现货价格也造成明显牵制。

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自2022年末陆续开展,在春节后呈“增量、扩面”趋势。仅3月份各级储备小麦轮出数量已超过200万吨,涉及区域不仅包括豫鲁苏皖等冬麦主产区,也包括多个销区省市。由于储备轮换数量较大且投放集中,价格随行就市,是近期压制市场行情的主要力量。

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进度加大也增加了市场供应。2022年小麦产量大,但由于农户囤粮惜售、企业收购谨慎,且未启动托市收购,至2022年年末,还有超三成商品小麦留存在农户及基层粮点手中,存粮数量远高于往年。春节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加上农户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变现意愿增强。贸易商在春节后也面临较大售粮压力,有的是迫于偿还贷款,有的是销售回款后转做其他农产品贸易,还有的是及早抛售止损。

从需求看,阶段性小麦的食用和饲用消费表现低迷。

春节后,很多制粉企业反映面粉销售转差,多数销往饲料加工企业的制粉副产品也出现滞销现象。麸皮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600元跌至目前的1960元左右,次粉价格也从2900元降至2740元。生猪存栏量下降,对饲料的消费减少,是导致麸皮、次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于制粉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收益多数依靠麸皮和次粉等加工副产品的销售,当副产品价格大跌时,会影响企业开工的积极性。

饲用消费方面,一是可直接使用小麦的水产饲料消费正处淡季,肉禽饲料消费表现一般,生猪存栏下降,对饲料消费也随之减少;二是自从2022年2月份小麦价格一举超越玉米后,两者间价格始终保持较大差距,难以进行替代,近期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和华北地区玉米价差收窄到150元至200元区间,但是豆粕价格在近期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并不明显。

简而言之,供应集中上量,而消费并未为此做好准备,在价格走低时,市场心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小麦价格下跌。

产业链受到影响

此轮小麦价格下跌对产业链影响明显。

对种粮农户来说,虽然企业挂牌收购价在每吨2920元左右,但基层收购价已降至2840元至2880元之间,相比去年新粮上市时低约150元。

对于存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目前的行情也不太友好。比如,某贸易商在2022年6月份按照每吨3060元的价格收进并存储小麦,加上资金成本、仓储、损耗等费用,到今年3月份,小麦在库综合成本不低于每吨3240元,而要送到附近加工企业,运费和磅损还要再加最少30元。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按照每吨2920元的挂牌价收购,则送粮的贸易商吨亏损达350元。

加工企业尽管可以通过下调小麦收购价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以华北地区某普通中型制粉企业为例,按照当前市场上30粉每吨3400元、麸皮1960元及其他所生产的各类型面粉价格测算,该粉厂加工1吨面粉要亏损约110元。对于部分领先型企业及专用粉企业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对于国有储备系统来说,由于储备轮换自负盈亏,不断下行的现货行情也让轮换难度加大。一方面,下游消费不畅导致小麦下跌,会减缓储备小麦轮出效率,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成为必要选项,而此举又会带动市场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另一方面,为确保后期小麦轮入的数量、等级和价格,一些国有储备系统会和当地企业签订双向购销协议,双方约定当前轮出和后期轮入之间的价差,企业在新麦上市后按协议约定向国储库提供新小麦作为轮入。但在当前陈小麦价格已经低于去年新麦开秤价格的背景下,如果今年新粮上市后,农户还和去年一样惜售,相关国有储备库和承担轮入任务的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履约风险。

价格回升空间小

如何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对后期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研判。

市场供应层面,根据去年小麦产量、商品量和收购情况,扣减预估的制粉消费和饲用消费,粗略估算当前社会面可供销售的余粮在2200万吨至2500万吨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可供投放的托市小麦、正在开展的轮换小麦。小麦进口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据海关数据,1月至2月共进口小麦302万吨,同比增加38%。在今年接新之前,国内主产区的小麦依旧保持充裕态势。

消费层面,从当前到新麦上市,小麦食用消费或呈现存量萎缩、增量缺乏的态势,反映在市场上,则是制粉企业开机率维持较低水平。小麦的饲用消费或渐有起色,这主要得益于小麦和玉米间价差正逐步收窄。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所需的玉米价格相对坚挺,预计在新麦上市前,华北地区品质较好的饲用玉米不会低于每吨2760元,如果后期小麦价格落入每吨2860元以内,两者间不高于100元的价差或将打开小麦的替代窗口。此外,豆粕价格是否继续下跌,也会影响到小麦的替代进程。

市场预期变化也会干扰小麦价格走势。去年三四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有很大程度是因为俄乌局势导致的国际粮价飙升,一些农产品出口国暂停粮食出口,以及对国内产区冬小麦生长形势的担忧。从目前情况看,国际上,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继续延长60天,美联储激进加息使得美欧部分银行的风险陆续暴露,一些小麦主产国丰收预期等多重因素,让CBOT小麦价格承压运行。在国内,当前冬小麦长势良好墒情适宜,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保持稳健,这些都给予市场偏宽松的预期。

综上,预计接新前,国内小麦价格回升、上涨的空间很难出现,但也不会出现类似二三月份那样的跌幅,价格大概率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市场购销回归理性,盲目操作情况减少。预计到5月中旬,陈小麦价格或维持在每吨2820元至2900元,新小麦上市初期价格或在2760元至2800元区间。

基于上述情况,建议手中还有存粮的农户,存粮应出尽出,后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受潮变质的风险提升,继续留存意义不大;基层粮点、中小贸易商可以利用购销灵活、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先锁定上家,再寻找下家的方式开展短平快式的贸易;去年通过第三方资金收购小麦的企业,如果存量还较多,建议合理有序出粮,毕竟距离新麦上市只有不足2个月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考虑走访销区省份,利用区域间价差来减轻损失;加工企业的关注重点应转向下游的面粉、麸皮等产成品销售和贸易渠道拓展,同时加强库存管理、维持现金流健康安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部长申洪源)

近段时期,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下跌,特别在3月中旬后,跌速加快跌幅加大。3月29日,主产区小麦平均收购价跌至每吨2920元左右,较年初下跌了约340元,为2022年2月份以来最低。小麦价格下跌原因是什么?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如何看待后期市场?

时段性供需失衡

从供给看,当前阶段的市场供应主要包括托市小麦投放、各级储备轮换、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以及贸易商销售等。

托市小麦投放自2022年4月下旬暂停后,于今年1月份恢复投放,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进行投放交易,即10万吨托市小麦和4万吨新疆临储小麦。尽管单次投放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但由于交易底价低,在满足区域内需求的同时,对小麦现货价格也造成明显牵制。

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自2022年末陆续开展,在春节后呈“增量、扩面”趋势。仅3月份各级储备小麦轮出数量已超过200万吨,涉及区域不仅包括豫鲁苏皖等冬麦主产区,也包括多个销区省市。由于储备轮换数量较大且投放集中,价格随行就市,是近期压制市场行情的主要力量。

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进度加大也增加了市场供应。2022年小麦产量大,但由于农户囤粮惜售、企业收购谨慎,且未启动托市收购,至2022年年末,还有超三成商品小麦留存在农户及基层粮点手中,存粮数量远高于往年。春节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加上农户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变现意愿增强。贸易商在春节后也面临较大售粮压力,有的是迫于偿还贷款,有的是销售回款后转做其他农产品贸易,还有的是及早抛售止损。

从需求看,阶段性小麦的食用和饲用消费表现低迷。

春节后,很多制粉企业反映面粉销售转差,多数销往饲料加工企业的制粉副产品也出现滞销现象。麸皮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600元跌至目前的1960元左右,次粉价格也从2900元降至2740元。生猪存栏量下降,对饲料的消费减少,是导致麸皮、次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于制粉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收益多数依靠麸皮和次粉等加工副产品的销售,当副产品价格大跌时,会影响企业开工的积极性。

饲用消费方面,一是可直接使用小麦的水产饲料消费正处淡季,肉禽饲料消费表现一般,生猪存栏下降,对饲料消费也随之减少;二是自从2022年2月份小麦价格一举超越玉米后,两者间价格始终保持较大差距,难以进行替代,近期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和华北地区玉米价差收窄到150元至200元区间,但是豆粕价格在近期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并不明显。

简而言之,供应集中上量,而消费并未为此做好准备,在价格走低时,市场心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小麦价格下跌。

产业链受到影响

此轮小麦价格下跌对产业链影响明显。

对种粮农户来说,虽然企业挂牌收购价在每吨2920元左右,但基层收购价已降至2840元至2880元之间,相比去年新粮上市时低约150元。

对于存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目前的行情也不太友好。比如,某贸易商在2022年6月份按照每吨3060元的价格收进并存储小麦,加上资金成本、仓储、损耗等费用,到今年3月份,小麦在库综合成本不低于每吨3240元,而要送到附近加工企业,运费和磅损还要再加最少30元。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按照每吨2920元的挂牌价收购,则送粮的贸易商吨亏损达350元。

加工企业尽管可以通过下调小麦收购价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以华北地区某普通中型制粉企业为例,按照当前市场上30粉每吨3400元、麸皮1960元及其他所生产的各类型面粉价格测算,该粉厂加工1吨面粉要亏损约110元。对于部分领先型企业及专用粉企业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对于国有储备系统来说,由于储备轮换自负盈亏,不断下行的现货行情也让轮换难度加大。一方面,下游消费不畅导致小麦下跌,会减缓储备小麦轮出效率,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成为必要选项,而此举又会带动市场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另一方面,为确保后期小麦轮入的数量、等级和价格,一些国有储备系统会和当地企业签订双向购销协议,双方约定当前轮出和后期轮入之间的价差,企业在新麦上市后按协议约定向国储库提供新小麦作为轮入。但在当前陈小麦价格已经低于去年新麦开秤价格的背景下,如果今年新粮上市后,农户还和去年一样惜售,相关国有储备库和承担轮入任务的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履约风险。

价格回升空间小

如何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对后期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研判。

市场供应层面,根据去年小麦产量、商品量和收购情况,扣减预估的制粉消费和饲用消费,粗略估算当前社会面可供销售的余粮在2200万吨至2500万吨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可供投放的托市小麦、正在开展的轮换小麦。小麦进口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据海关数据,1月至2月共进口小麦302万吨,同比增加38%。在今年接新之前,国内主产区的小麦依旧保持充裕态势。

消费层面,从当前到新麦上市,小麦食用消费或呈现存量萎缩、增量缺乏的态势,反映在市场上,则是制粉企业开机率维持较低水平。小麦的饲用消费或渐有起色,这主要得益于小麦和玉米间价差正逐步收窄。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所需的玉米价格相对坚挺,预计在新麦上市前,华北地区品质较好的饲用玉米不会低于每吨2760元,如果后期小麦价格落入每吨2860元以内,两者间不高于100元的价差或将打开小麦的替代窗口。此外,豆粕价格是否继续下跌,也会影响到小麦的替代进程。

市场预期变化也会干扰小麦价格走势。去年三四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有很大程度是因为俄乌局势导致的国际粮价飙升,一些农产品出口国暂停粮食出口,以及对国内产区冬小麦生长形势的担忧。从目前情况看,国际上,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继续延长60天,美联储激进加息使得美欧部分银行的风险陆续暴露,一些小麦主产国丰收预期等多重因素,让CBOT小麦价格承压运行。在国内,当前冬小麦长势良好墒情适宜,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保持稳健,这些都给予市场偏宽松的预期。

综上,预计接新前,国内小麦价格回升、上涨的空间很难出现,但也不会出现类似二三月份那样的跌幅,价格大概率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市场购销回归理性,盲目操作情况减少。预计到5月中旬,陈小麦价格或维持在每吨2820元至2900元,新小麦上市初期价格或在2760元至2800元区间。

基于上述情况,建议手中还有存粮的农户,存粮应出尽出,后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受潮变质的风险提升,继续留存意义不大;基层粮点、中小贸易商可以利用购销灵活、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先锁定上家,再寻找下家的方式开展短平快式的贸易;去年通过第三方资金收购小麦的企业,如果存量还较多,建议合理有序出粮,毕竟距离新麦上市只有不足2个月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考虑走访销区省份,利用区域间价差来减轻损失;加工企业的关注重点应转向下游的面粉、麸皮等产成品销售和贸易渠道拓展,同时加强库存管理、维持现金流健康安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部长申洪源)

新闻直通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津地铁11号线延伸线一水盾构区间右线贯通!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首座大桥箱梁架设完成
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协会调研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纳米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北京六水联通蓄滞洪区三标项目管道安装首件通过验收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促进会成立
昭平县举办2025年农村电商骨干培训班,短视频内容创作与直播双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兰永临高速六标项目董岭3#隧道右洞顺利贯通——主体工程告捷
扎实推进美丽河北建设 全省优良天数达267天

前沿经济

企业出海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交流会在京召开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开智慧小镇二期项目主楼全面突破正负零
河南栾川:延时服务“不打烊”隔夜评标“硬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河南商丘市示范区:多元联动 打造高效贴心政务服务新模式
河南商丘市: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助力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2025小红书商业合作伙伴大会:「质量驱动」是CKBP共赢的唯一路径
中国·海南2025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开赛
服务高水平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背后的工行力量

观点

2025松茸产业发展大会在丽江举行 松茸国标正式发布 产业枢纽获多方授牌
匠心筑梦启新程,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新项目
梧州学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桥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冷友斌哈佛演讲:飞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抉择
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从台胞故事看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 做实知产护企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访谈

发挥专业特色,以党建品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鹏一行莅临云砺(票易通)走访调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破解“35岁焦虑” 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头”
河南商丘市:“三个强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会老友、展信心 跨国企业“掌门人”密集访沪
云南省沧源县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施政方略

沃土育新芽:河南三门峡营商环境以“服务”为笔,绘就高新产业聚集图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4号线二工区项目开展“万名工程师进课堂 促产学研融合路”活动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4号线二工区项目开展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
河南省通许县:构建“四维”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河南通许县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河南通许县:固优化营商环境之本 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元
河南通许县:职责重塑,提振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新速度
四川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