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安化:乡村振兴开新局 肉兔养殖促致富

1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王肖晶 记者王斌报道 今年来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结合武都区委“3+6”产业发展体系,把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作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点,持续深化政策引导,积极挖掘、发挥特色种养殖业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推动特色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日前在位于武都区安化镇曾街村的科力肉兔养殖基地采访时看到,一排排兔笼整齐摆放,负责人孙金强和员工正忙着给兔子的料槽里添加饲料,笼子里的兔子快速地咀嚼着饲料,不时发出一片沙沙声,十分惹人喜爱。

2

“我们基地现在养的肉兔品种是从山东运来的伊拉克品种,该品种养殖周期短,繁殖力强,效益回报快。春、夏、秋三个季节大多是用山上的野草和紫花苜蓿搭配喂养,冬天则是采用干青饲料喂养,这样喂养的兔子肉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科力肉兔养殖基地负责人孙金强对记者介绍说。

2020年,在外务工的孙金强在网上及村干部的宣传中得知返乡创业有政策支持,考虑到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为尽早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孙金强选择返乡,通过参加镇、区组织的肉兔养殖培训学技术,随后又前往四川、山东实地考察后,用自己打工和家里多年种植花椒攒下的钱在安化镇曾街村开辟出一块场地修建大棚,开始摸索着养殖肉兔。

3

“创业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创业之初,孙金强在肉兔的品种、资金、管理、喂养等方面都面临过许许多多困难,但是他始终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秉着谦虚、谨慎、向上的态度,他也多次求救过好多亲朋好友,多次邀请肉兔养殖专家亲临自己的基地现场传授经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吃苦耐劳的他很快就掌握了养殖肉兔的技术。

孙金强说,种兔繁殖能力强,一年可产7次,每窝7至10只,兔子生长周期短,从出生到出栏仅需3个月时间。目前,养殖场有1500只种兔,可实现不间断出栏的循环模式,孙金强的肉兔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一千余只到发展到现在年出栏量60000只左右,销售方式主要以线下为主,大多肉兔出栏后发放四川,部分是在当地市场、餐馆以及个人购买,每季度能销售1万余只,盈利25万元左右。

谈及下步打算,孙金强表示,现在的政策对于我们养殖户的扶持、帮助比较大,所以我也很有信心,今后自己将系统学习肉兔养殖技术,多方筹措资金,继续扩大养殖场规模,带动周围更多群众参与肉兔养殖,共同增收致富,为武都区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新闻直通

多国政要访华 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这里有不容错过的未来机遇”——跨国企业投资中国话心声
甘肃宕昌:各级妇联组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
甘肃武都磨坝:“盘”荒复垦麦苗旺 “致富田”里新希望
甘肃武都:坚持“四有标准” 关爱服务零距离
甘肃武都安化:乡村振兴开新局 肉兔养殖促致富
甘肃武都玉皇:擦亮生态底色 共建善治乡村

前沿经济

甘肃武都安化:大力发展中药材,拓宽群众致富路
百亿级!武都“商贸物流圈”加速聚集~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户天津市
走进陇原看发展 甘肃通渭:光伏板下笑容甜
202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新亮点“云端”盛会别样“津”彩
河南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第七组到息县督导指导工作
郑州市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三城四县一枢纽” 快马加鞭又一城

观点

让党旗在棚区上空飘扬
甘肃宕昌:数智助力智慧农业 加快产业振兴步伐
甘肃通渭:就业工厂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商城县:“两监管”助力信用环境建设走前列
伊川县鸦岭镇乡贤康志敏:急中送水送面捐赠三万多元物资支援抗疫
天津社会组织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河南开封市鼓楼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引制引智引治”相结合 天津市打造东西部人才支援升级版

访谈

兰州西固区用绿水青山托起百姓幸福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色榜罗落地生根
甘肃成县:建好“中央厨房”,烹就二十大精神宣讲盛宴
甘肃武都柏林:“四强化”做优链条服务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三个聚焦”提升纪检工作质量
跨越山海心相牵 共谋发展谱新篇——天津市静海区助力镇原县乡村振兴
中建三局举行团史巡展活动
郑州市见义勇为协会:守护英雄见初心

施政方略

甘肃宕昌车拉: “巾帼大宣讲”赋能产业振兴
甘肃通渭:“百团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甘肃武都:“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民心
甘肃通渭碧玉:通路又通心 乐了老百姓
照亮乡村振兴路的一束暖阳
甘肃成县黄陈:让宣讲进地头 精神入心间
河南省鲁山县城南新区:安全防疫“两手抓” 全力筑牢“双防线”
兰州西固:诚信税宣进社区 志愿服务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