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甘创新“五链协同”持续深化产业合作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王敏 记者赵凯华报道 天津市与甘肃省在实施新阶段东西部协作过程中,聚焦产业合作,以“津企陇上行”为平台,以“五链协同”为抓手,挖掘双方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有序推动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累计签约项目168个,合作总额441.1亿元,其中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项目152个,实际到位资金148.31亿元。

 

——多位一体强化协同链

一是构建协同行动框架。津甘两地共同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合作联动机制,系统谋划产业梯度转移工作。注重参与主体的深度融入,构建起各有定位、各具专长、各显功能、优势互补的协同链,围绕产业融合协同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大协同力度。

二是强化协作资金支持。出台财政援助支持资金、产业引导扶持资金等政策,引导带动一批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落户发展,全力配合甘肃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制定出台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激励支持企业自觉联农、主动带农,支持甘肃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提升合作服务质效。制定配套政策,推动建立“津企陇上行”签约项目加快落地的联动机制,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联手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因地制宜延伸产业链

一是优化全产业链布局。发挥天津资金、技术优势,支持甘肃打造全产业链特色产业。引导天津食品集团下属嘉立荷牧业集团与武威市凉州区政府签订奶源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京东集团在甘肃投资建设“亚洲一号”现代流通体系;深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电商主体培育和电商人才培训,提升对特色产业的支撑服务水平。

二是推动区域合作升级。拓展天津港与兰州、天水等国际陆港合作,推进港口物流深度对接合作,支持天津港口型和甘肃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进出口贸易和运输服务合作。举办“乡村振兴 携手同行”等推介活动,开通天津至夏河航线,在天津推广平凉、天水等11条旅游线路,深度推广当地旅游资源。

三是锚定“双碳”优势互补。两地签署《清洁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绿色新能源合作。天津滨海光热与中国华电集团共建新能源发电基地,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97万吨;天津泛亚远华新能源公司与榆中县签署盛阳2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利用4000亩向阳荒山建设光伏电站。

 

——立足长远提升价值链

一是打造协作品牌。将“津企陇上行”纳入第27届“兰洽会”,组织“津企行”系列衍生活动,举办“民企武威行”“津企天水行”暨政企座谈推介会等活动近百场次,累计为“三区三州”引进产业合作项目163个,签约投资额141亿元,到位金额78亿元。

二是畅通销售渠道。加强天津市各大超市、平台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与甘肃对接,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搭建天津消费帮扶线上服务平台,建立“公开产品价格、鼓励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消费帮扶经销商提质降价。目前天津有近30万消费者、4500多家企业在平台注册,2021年在平台完成采购帮扶产品7.2亿元。

三是抢抓时代风口。举办“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杯东西部协作女排明星公益排球赛暨甘肃农特产品带货直播活动,创新消费帮扶新模式。引入云账户(甘肃)云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营销师孵化,推进津甘基于短视频直播带货生态的共同富裕基地建设,累计开展直播带货329场,2021年实现收入5.8亿元、纳税3700万元。

 

——智慧赋能融合创新链

一是创新智库支持。邀请天津市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企业家,组建咨询专家委员会,为中长期产业产业合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咨询建议。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并实时更新《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战略合作产业目录和项目库》,为企业提供精准到田间地头的投资建议。

二是赋能科技支持。开发推广“津科帮扶”在线咨询服务平台,组织种植大户、脱贫户、合作社等进行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培育壮大西部的技术研发基地,实施创新链整合发展战略,将产业链附加值最大限度地留在当地。

三是融合技术支持。深化农技合作,津甘联合认定科技特派员257名,服务覆盖甘肃特色主导产业。推广“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等科技帮扶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10余个,21支科技团队、309名特派员活跃在生产一线。

——联农带农优化利益链

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津企陇上行”,汇聚“组团式”“集团式”东西部企业协作发展势能,推动势能、效能的双重转化,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建立落地企业联农带农奖补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引导扶持,激励企业主动联农、自觉带农,推动产业良性集约发展。

二是探索产业增收模式。天津物宗园公司累计投资1亿元,在镇原县投资建设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并开展畜牧盐研发加工,探索形成“一地生四金”(租金、薪金、股金、红利)的增收模式。

三是激发产业带动效应。天津港峰门窗公司在灵台县建设年产30万平米节能门窗生产加工基地项目,计划三年内完成总营业额不低于1.2亿元,带动周边6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以上。天士力集团整合控股甘肃本土企业中天药业,种植中药材近10万亩,建立起19个帮扶项目基地和乡村就业工厂,通过“公司+合作社+脱贫户”等模式带动上万人增收。

新闻直通

东软睿驰牵头“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项正式启动
党建领航筑防线 精细管控护平安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津南片区项目组织参加公益活动
*ST中润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又有新进展,国资担当利好再现
2025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诚信公益盛典召开
中科美菱数智化解决方案亮相2025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引领生物样本存储新未来
1000张门票免费开放给公益人群 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基金会启动“艺术滋养公益计划”
中交一公局集团绮山湖科创谷创载体项目A地块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前沿经济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开智慧小镇二期项目主楼全面突破正负零
河南栾川:延时服务“不打烊”隔夜评标“硬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河南商丘市示范区:多元联动 打造高效贴心政务服务新模式
河南商丘市: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助力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2025小红书商业合作伙伴大会:「质量驱动」是CKBP共赢的唯一路径
中国·海南2025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开赛
服务高水平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背后的工行力量
中城万企首单数据资产证书落地 GBC模式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观点

冷友斌哈佛演讲:飞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抉择
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从台胞故事看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 做实知产护企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天然冲突基因?服饰批发市场为何与直播决裂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咋破解?
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须多方发力

访谈

上海市宝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鹏一行莅临云砺(票易通)走访调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破解“35岁焦虑” 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头”
河南商丘市:“三个强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会老友、展信心 跨国企业“掌门人”密集访沪
云南省沧源县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海尔周云杰:在不确定中成就确定的力量

施政方略

四川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走深走实
四川成都:武侯区簇桥街道“五好三支撑” 赋能,老人生活巴适感拉满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一行莅临思必驰调研
四川成都:园区优化提质 县市发展“活”起来
河北石家庄东三教项目组织宣贯双代会会议精神
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河南省商丘市税务局:“进阶优辅”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激活市场活力
河南省商丘市司法局:创新仲裁服务模式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