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乡村振兴路的一束暖阳

微信图片_20221117161228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刘治学 刘国庆 记者王斌报道 流转易地搬迁点闲置撂荒地50亩,栽植车厘子1万株,新建养殖圈舍300平方米,建成1.5兆瓩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户均增收3400多元……这是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张家山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国义,三年来驻村帮扶路上的民生答卷。

“山高路陡,交通靠走,人在山顶住,水在沟底挑。甘肃陇南市宕昌县甘江头乡张家山村曾是全省深度贫困村,也是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地质灾害连年发生,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分布在3个山头,“隔空能喊话,想见走半天”,这是过去张家山村的真实写照。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018年,李国义被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派驻到张家山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初到张家山村时,面对的是超出想象的落后条件,还有村民们的质疑。他进村入户,聆听群众对驻村帮扶、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记录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尽心竭力为困难群众解难题,谋福祉,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刚来的时候张家山村山上没有网络信号,有两个社路都不通,当初的条件艰苦超出了李国义的想象。闭塞的环境导致村民们“穷惯了”,陈旧的思想让村民走不出大山。过去,从山下通往村里的路,只能用“凶险”来形容,当地人把这条路叫做“72拐”,出行极其不便,一些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下过山。初到张家山的李国义每天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掌握村情民意,与老百姓交朋友,谋划张家山的发展对策。

走访中,李国义了解到张家山的村民每户家里都有各种农副产品,如花椒、药材、蜂蜜这些,但因没有销路,老百姓的好多东西都在家里积压着,有些蜂蜜都是好几年的放在家里面。

2019年,李国义经过反复思考,向省行汇报争取,投资69万元,在张家山村成立村办合作社,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兴建扶贫车间,购置各种中药材加工、包装设备,把老百姓的花椒、蜂蜜、药材等农产品全部收购过来,进行加工、包装,然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取得了成功。李国义同时还搭建养鸡圈舍,示范养殖土鸡。当年就收购40多万元,纯盈利达到了6万多。一步步尝试,从朋友圈小规模卖货、到成立合作社发展电商、到自己直播带货……张家山村的农产品开始走出大山,有了自己的品牌。

帮助老百姓的农产品卖出去,而且卖出好价格。2019年,张家山村被宕昌县确定为整体搬迁村。当年底,全村130户村民搬迁入住谢家坝安置区,从根本上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随着搬迁,李国义将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安置小区,一边帮助村民解决乔迁新居后遇到的新问题,一边谋划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的问题。他与乡联合社协商共建谢家坝扶贫产业园,发展蔬菜、香菇种植,让贫困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

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的“造血式”脱贫道路。2020年,李国义争取经中信银行总分行党委支持,捐资890万元,在宕昌县理川镇汪布村建成1.5兆瓩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每年电费收入150万元,户均增收3400多元。

扶贫先扶智,只有把教育抓起来,才能让村民们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让张家山的下一代有改变穷苦生活的底气。李国义通过帮扶单位,为山里的孩子们申请到了助学金和奖学金,鼓励大家重视教育,脱贫从娃娃抓起。

微信图片_20221117161235

宕昌县甘江头乡张家山村村民李让桃说:“李书记情系教育,访视农户,关心孩子成长,每年还给学生发放助学金,学习用品,兴办企业、种植药材、培育花椒,稳定就业、销售产品、助农增收,妇女们在家里一面带孩子、照顾老人,待在家门口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他真正是咱农民的贴心人、党的好干部。”

一笔笔分红装进村民们的口袋里,一项项产业日渐兴旺,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了盼头。2020年底,张家山村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好干部永远留在群众心中。2021年春节前,大家为他准备了一份滚烫的新春礼物——130个炽热的红手印是村民们的不舍,可另一头,是步入高中的孩子和家人的牵挂。李国义依然决定留下来,留下的李国义更忙了。争取资金,流转易地搬迁点闲置撂荒地50亩,建立中信生态养殖产业园,栽植车厘子30亩,1万株。新建标准化养殖圈舍300平方米,发展养鸡、养猪产业,为40多户群众提供务工机会,吸收3名人员稳定就业。李国义向总行汇报,启动扶贫车间搬迁项目,把新建于张家山二社的扶贫车间整体搬迁到安置点,为安置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大好事、大实事、大难事。我们会永远记住帮扶队的一片真情厚意。”村民们激动地说。

昔日偏远而落后的张家山村,近几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种薄收的田地变成了孕育财富的摇篮,纵横的沟壑成了中蜂养殖的“牧场”,村里的闲人少了,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如今的张家山成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这些变化离不开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也离不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无私奉献。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中信银行兰州分行驻村帮扶队员,修公路、办电站、引泉水、育产业、搞电商、建市场、促销售、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大好事、大实事,我们会永远记住李书记的真心帮助、爱民情怀。”张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杨贵明说。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

“群众的事无小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定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多办真事办实事。” 李国义说,下一步,自己将通过“每日一学”、党群日活动等形式,进村入户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让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根本目标,全面聚焦乡村振兴发展,突出支部引领,在抓产业促发展上下功夫,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在帮办实事上下功夫,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通村集体经济增长“桥梁”,确保村集体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齐头并进、同步发展,用心用情为民促增收、谋发展、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闻直通

多国政要访华 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这里有不容错过的未来机遇”——跨国企业投资中国话心声
甘肃宕昌:各级妇联组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
甘肃武都磨坝:“盘”荒复垦麦苗旺 “致富田”里新希望
甘肃武都:坚持“四有标准” 关爱服务零距离
甘肃武都安化:乡村振兴开新局 肉兔养殖促致富
甘肃武都玉皇:擦亮生态底色 共建善治乡村

前沿经济

甘肃武都安化:大力发展中药材,拓宽群众致富路
百亿级!武都“商贸物流圈”加速聚集~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户天津市
走进陇原看发展 甘肃通渭:光伏板下笑容甜
202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新亮点“云端”盛会别样“津”彩
河南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第七组到息县督导指导工作
郑州市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三城四县一枢纽” 快马加鞭又一城

观点

让党旗在棚区上空飘扬
甘肃宕昌:数智助力智慧农业 加快产业振兴步伐
甘肃通渭:就业工厂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商城县:“两监管”助力信用环境建设走前列
伊川县鸦岭镇乡贤康志敏:急中送水送面捐赠三万多元物资支援抗疫
天津社会组织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河南开封市鼓楼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引制引智引治”相结合 天津市打造东西部人才支援升级版

访谈

兰州西固区用绿水青山托起百姓幸福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色榜罗落地生根
甘肃成县:建好“中央厨房”,烹就二十大精神宣讲盛宴
甘肃武都柏林:“四强化”做优链条服务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三个聚焦”提升纪检工作质量
跨越山海心相牵 共谋发展谱新篇——天津市静海区助力镇原县乡村振兴
中建三局举行团史巡展活动
郑州市见义勇为协会:守护英雄见初心

施政方略

甘肃宕昌车拉: “巾帼大宣讲”赋能产业振兴
甘肃通渭:“百团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甘肃武都:“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民心
甘肃通渭碧玉:通路又通心 乐了老百姓
照亮乡村振兴路的一束暖阳
甘肃成县黄陈:让宣讲进地头 精神入心间
河南省鲁山县城南新区:安全防疫“两手抓” 全力筑牢“双防线”
兰州西固:诚信税宣进社区 志愿服务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