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绿色新职业发展趋势

记者王井怀、黄江林

正值招聘旺季,“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走访招聘平台、企业发现,以碳排放管理员、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代表的绿色职业日渐红火。有数据显示,绿色职业相关岗位数量近年来增长10倍。与此同时,职业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也需引起关注。

绿色新职业持续涌现

在拿到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盖章的碳排放管理培训合格证后,小雷从武汉一家房地产公司辞职,应聘多家企业设置的碳排放管理员岗位。

近年来,碳排放管理员、环境监测员、太阳能利用工等新兴绿色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其中涉及节能环保领域17个,清洁生产领域6个,清洁能源领域12个,生态环境领域29个,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25个,绿色服务领域45个。

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在2022年新增为绿色职业。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主任周滨说,该职业旨在通过人工辅助性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自然生态性恢复。随着全社会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个行业逐步得到关注。

作为碳管理人才,河南省豫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晓龙也有同感:“以前各行业对碳减排知之甚少,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双碳’目标提出后,越来越多企业主动联系我了解碳减排的情况。”

“今年一季度,我们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办四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500人次。”李晓龙说,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房企员工、银行职员、公务员等。

李晓龙反映,从事碳排放核查等岗位的新人月工资在5000元到8000元不等,5年工作经验的年薪可拿到20万元;从事碳配额交易的碳交易经纪人,年薪可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佳音发现,绿色职业薪酬受地域、行业、专业属性等影响,差别较大。

“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该平台监测的绿色岗位平均月薪增长较快,并出现了不少高薪职位。

岗位需求量攀升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国内绿色低碳相关现存企业达到187万家。2020年至2022年新注册量同比分别增长19.5%、54.38%、29.29%。绿色低碳企业增速快,意味着这一领域充满活力,未来绿色人才的需求将激增。

以当前特别火的“双碳”相关职业为例,天津市某化工企业一名工程师介绍说,作为碳交易市场履约企业,公司此前只有1名专职碳资产管理师。考虑到碳资产的金融属性,未来可能需要50名专业人员。“碳排放量的监测、碳资产金融属性的开发,都需要专业人才。”这名工程师说。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刘华军判断,目前政府、企业对碳资产管理人才的需求类似10年前对环保人才的需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将来碳资产管理部门会像财务、环保一样成为企业的基本部门,未来5至10年我国“双碳”人才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生物多样性领域今后也将产生更多绿色职业。周滨认为,今后生态环保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考虑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更多的细分职业和岗位才能满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向深、向细发展,未来,绿色金融、新能源、环保咨询、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或将诞生更多绿色职业岗位,并承载更多人才就业。”黄佳音预测。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领域的技术岗位需求增量较大,增速较快,人才供给较为短缺,今后人才缺口可能会继续扩大。

绿色职业发展需得到系统性支持

面对绿色职业未来的发展新趋势,刘华军认为,高校和研究院所应推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养与绿色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各显其能,推动人才培养驶上“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反映,绿色职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职业标准、培训认证、人才评价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比如,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对口专业,部分绿色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缺乏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一些乱象也随之冒头。

在一些城市,“双碳”人才培训课程日益趋热,也出现了以“双碳”人才培训为噱头骗取钱财的现象。北京碳交易资深从业人员李先生曾接到一个招生电话:花550元买份网络课程,自学后拿到碳资产管理师资格证,就可以享受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后经了解,这一招生宣传纯属欺诈。

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年轻群体加入,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规范绿色职业发展,帮助从业者提升技能和职业认同感。“各方应该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增进社会各界对绿色职业的认知度、认可度。”刘华军说。

黄佳音认为,当前需要加快推动绿色职业向专业化发展,建立、健全以绿色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从业者提供完善的教育、培养和实践渠道。

新闻直通

中科美菱数智化解决方案亮相2025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引领生物样本存储新未来
1000张门票免费开放给公益人群 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基金会启动“艺术滋养公益计划”
中交一公局集团绮山湖科创谷创载体项目A地块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虞书欣受邀担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华环保联合会“《黄河保护法》普法宣传员”
六洞全开!义龙庆高速公路隧道全面推进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蓝”守护“企业鸿”
在蛇年春节邂逅中国传统习俗之美——邯郸市三中外国留学生在邯过春节的切身感受
中国人民银行对3家违规操作机构开出“罚单”

前沿经济

北控集团主办科技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
联通云智手机亮相中关村论坛 开启私人订“智”新时代
中交一公局郑州东关虎屯续建项目: 政策赋能民生工程,筑牢城市安居“生命线”
恭喜!A基坑通过开挖条件验收
聚势同福 共享未来
150亿元!黄岩瓜农细算年终“共富账”
广西百色推动产业攀“高”向“新”
持续优化环评审批 服务高质量发展

观点

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从台胞故事看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 做实知产护企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天然冲突基因?服饰批发市场为何与直播决裂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咋破解?
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须多方发力
金观平:中国经济有信心有能力行稳致远

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破解“35岁焦虑” 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头”
河南商丘市:“三个强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会老友、展信心 跨国企业“掌门人”密集访沪
云南省沧源县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海尔周云杰:在不确定中成就确定的力量
格力电器董明珠:消费升级带来发展底气

施政方略

河北石家庄东三教项目组织宣贯双代会会议精神
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河南省商丘市税务局:“进阶优辅”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激活市场活力
河南省商丘市司法局:创新仲裁服务模式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卢氏县:“三个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当好“红色店小二” 跑出服务“加速度”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多措并举加速“数字融合” 赋能行动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支持科技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