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田“三变”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北省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山区水利工程等方式,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闲田变忙田,为粮食生产降本增效提供坚实基础,促进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小田变大田

“我家每亩小麦种植成本比别的农户低80元左右,但多产20多公斤。”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说。

许延岭在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他拿出账本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可以将之前的地垄和田间小路全部变为耕地,每10亩地可多种40行小麦,同时集中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有一定优惠,使用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综合一算,确实降本增效。

规模化种植效果显现,许延岭今年开始对灌溉技术进行改革,在农田中铺设了浅埋滴灌节水管道,浇地从此告别大水漫灌,节水又省力。

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户在用无人机给小麦喷洒药物。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农田规模经营比重逐年提升,小田变大田后,田块成方,沟渠成网,更便于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管理。

越来越多种粮大户开始在农田中增加设施投入。在磁县阳麒佳院家庭农场,高空测报灯、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虫情灯诱测报系统等成了病虫害的“克星”。

“这些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地里发生的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还能及时收到附近区域发生病虫害的预警,提前进行预防,从而减少打药次数,提升农产品品质。”阳麒佳院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树强说。

差田变良田

“我们村大部分是沙土地,往年种小麦,浇水比别的地方要多两次,但收成每亩地却要低100公斤左右。”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南头村种粮大户代文革说。

2022年,南和区对南头村等地4700亩农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推进农田土壤改良、安装灌溉管网、建设机耕道路、改造农田电网等措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方便了灌溉。

3月底,代文革种植的300亩麦田里,一排排全自动喷灌设备将水均匀喷向田间,让嫩绿的小麦“喝”上了“返青水”。“今年浇水少,但小麦长势比往年都要好。”代文革说。

3月30日,邢台市南和区南头村的农民通过自动喷灌设备为麦田浇水。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一些“废弃”地块通过合理运用成了“聚宝盆”。保定市易县酸枣家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白马乡种植了3000亩酸枣树,近期不少村民忙着为酸枣树剪枝。

“以前这里是荒沙滩,根本长不出东西。”公司负责人白雷说,而酸枣树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点,适宜在荒滩地种植,酸枣肉、酸枣叶、酸枣仁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有医药公司已提前和他们签好订单。“2022年,基地的酸枣树平均亩产600多公斤,年综合收入超过1万元,今年效益会更好。”

闲田变忙田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武安市大同镇罗义北庄村,三面环山,全村1800多亩耕地分布在丘陵上,多为小块梯田,之前只能种植一季玉米,玉米亩产不足400公斤,远低于当地亩产平均值,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罗义北庄村党支部书记连学瑞说,为改变这种情况,2022年,当地在农业部门帮助下,通过建扬水点、铺管道、架设变压器等,“翻山越岭”从2公里外把河水引到山上,进入蓄水池,再自流到各个地块。

“以前这个时候刚开始准备种地,现在已经在给小麦追肥浇水,开展病虫害防治。”罗义北庄村村民孟香山说,他流转的15亩耕地2022年粮食亩均增产150多公斤,效益增加500多元,2022年10月,他第一次种植了冬小麦,冬季农田再也不“闲置”了。

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和农田建设科科长贺新华说,农田水利设施修建让这里的农田从种一季变成种两季,提升了粮食单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看到灌溉带来的成效,河北一些山区因地制宜引入水源,如磁县在山区农田旁修建了近百个小型储水窖池,通过收集自然降雨蓄水,干旱时用来灌溉。磁县北贾璧乡杨家堂村村民杨保用说,以往干旱时,出苗率很低,有的人就不再种植,而现在有了蓄水窖池,旱时可以及时浇水,现在人们都愿意种粮,产量也比之前提升了。

新闻直通

东莞正式落地工业软件创新人才服务载体,为加速工业软件生态圈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恭喜!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苏州悬桥巷站TOD项目B、C基坑开挖条件验收顺利通过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津地铁11号线延伸线一水盾构区间右线贯通!
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首座大桥箱梁架设完成
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协会调研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纳米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北京六水联通蓄滞洪区三标项目管道安装首件通过验收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促进会成立
昭平县举办2025年农村电商骨干培训班,短视频内容创作与直播双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前沿经济

企业出海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交流会在京召开
中交一公局八公司天开智慧小镇二期项目主楼全面突破正负零
河南栾川:延时服务“不打烊”隔夜评标“硬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河南商丘市示范区:多元联动 打造高效贴心政务服务新模式
河南商丘市: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助力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2025小红书商业合作伙伴大会:「质量驱动」是CKBP共赢的唯一路径
中国·海南2025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开赛
服务高水平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背后的工行力量

观点

2025松茸产业发展大会在丽江举行 松茸国标正式发布 产业枢纽获多方授牌
匠心筑梦启新程,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新项目
梧州学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桥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冷友斌哈佛演讲:飞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抉择
向阳而生,循梦而行——从台胞故事看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 做实知产护企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访谈

从绿色消费到产业生态,立白科技集团交出“双碳”年度答卷
中交一公局集团房建事业部到苏州悬桥巷TOD项目开展高质量项目检查帮扶工作
发挥专业特色,以党建品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鹏一行莅临云砺(票易通)走访调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破解“35岁焦虑” 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头”
河南商丘市:“三个强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扩优提质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施政方略

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监督”篇
沃土育新芽:河南三门峡营商环境以“服务”为笔,绘就高新产业聚集图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4号线二工区项目开展“万名工程师进课堂 促产学研融合路”活动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4号线二工区项目开展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
河南省通许县:构建“四维”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河南通许县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河南通许县:固优化营商环境之本 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元
河南通许县:职责重塑,提振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