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迎盛会”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暨陇南礼县苹果产销对接洽谈会开幕

1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虎海平 赵靖 王旦 蔺淇 王晓瑜 记者赵凯华 王斌报道 9月22日上午,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暨陇南礼县苹果产销对接洽谈会在礼县秦人广场开幕。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宣布活动开幕和礼县农特产品销售集中发车,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革,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闫粉棠做了重要讲话,陇南市领导梁英、马军、田晓琴、李逢春、李平生出席开幕式,陇南市委副书记蒋小丽主持。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军致辞。

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礼县委、礼县人民政府、陇南市农业农村局承办,陇南市商务局、阿里巴巴集团协办。

刘永革在讲话中说,近年来,陇南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甘肃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创品牌,重点建设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文旅康养等11条优势产业链,持续推进苹果、茶叶等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形成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村中有客、四季有花”的生态产业新模式。中国油橄榄之乡、苹果之乡、花椒之乡、核桃之乡等多个闻名遐迩的称号落户陇南,陇南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年产值达到210亿元,特色产业收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撑。

“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实现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精深化加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让陇南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刘永革表示。

微信图片_20220923141608

闫粉棠指出,礼县苹果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历届礼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苹果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积极创新苹果产业开发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苹果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基地,不断加强绿色、有机、特色地标认证的 “甘味”农产品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力有效推动了全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今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在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礼县大力支持,希望礼县委、县政府落实好各项农业农村扶持政策,补链延链强链,做深做精做实产业链,着力提升礼县苹果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礼县苹果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真正让“小苹果”成为助农增收的“强引擎”。

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军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礼县紧紧围绕“农业优先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按照“扩规模、建园区、强龙头、聚集群、树品牌、促营销”的发展思路,启动建设礼县现代苹果产业园,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步伐,以苹果、中药材、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生产、贮藏、加工、营销、包装、研发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礼县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强”行动和市委、市政府建设“三城五地”、推进“十大行动”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龙头带动为牵引,以品牌打造为引领,以产销对接为关键,以联农带农为纽带,坚定不移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加快推进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汉水流域,自1952年引进苹果,195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栽培,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1965—1978年为稳定发展阶段。以永兴乡为核心,基地规模逐步扩大,并向永坪、祁山等乡镇的部分村延伸发展,所产红元帅苹果初次进入香港市场试销,反响强烈。1979—1985年为迅速扩大阶段。被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为老三红苹果出口基地,老三红苹果成为主要发展品种。1986—2000年为品质提高阶段。县委、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迅速扩大基地规模,富士苹果品种被引入礼县并大面积发展。果农自发育苗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2001—2009年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的创建是明显标志,大面积发展富士系苹果的同时,引进了以鲜食生产基地向加工兼用型生产基地转轨阶段,澳洲青萍被确定为加工兼用型主栽品种,并大面积发展。2010至今步入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阶段,同时大力示范推广矮砧密植示范园建设,并大面积发展。

3

目前,礼县已基本形成了沿西汉水上游两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苹果林带,覆盖14个乡镇、234个行政村、5.5万户、24.7万人,全县果园总面积61.1万亩,2021年全县苹果总产量55.32万吨,总产值21.26亿元(含2.89亿元加工产值)。苹果产区户均果品收入3.8655元,人均果品收入8607元。年苹果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5户,50-100万元以的大户20户左右,10-50万元以上的大户60户左右,5-10万元以上的大户10000多户,1万元以上的大户42000多户。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礼县苹果除销往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外,还通过外贸及间接贸易销往泰国、印度、东南亚及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从《礼县特色产业开发规划》中了解到,到“十四五”末,礼县苹果总面积将达到70万亩、总产量达到6亿公斤、总产值(包括加工产值等)突破50亿元、实现产量与产值五年翻一番的总体目标。(礼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闻直通

多国政要访华 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这里有不容错过的未来机遇”——跨国企业投资中国话心声
甘肃宕昌:各级妇联组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
甘肃武都磨坝:“盘”荒复垦麦苗旺 “致富田”里新希望
甘肃武都:坚持“四有标准” 关爱服务零距离
甘肃武都安化:乡村振兴开新局 肉兔养殖促致富
甘肃武都玉皇:擦亮生态底色 共建善治乡村

前沿经济

甘肃武都安化:大力发展中药材,拓宽群众致富路
百亿级!武都“商贸物流圈”加速聚集~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户天津市
走进陇原看发展 甘肃通渭:光伏板下笑容甜
202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新亮点“云端”盛会别样“津”彩
河南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第七组到息县督导指导工作
郑州市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三城四县一枢纽” 快马加鞭又一城

观点

让党旗在棚区上空飘扬
甘肃宕昌:数智助力智慧农业 加快产业振兴步伐
甘肃通渭:就业工厂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商城县:“两监管”助力信用环境建设走前列
伊川县鸦岭镇乡贤康志敏:急中送水送面捐赠三万多元物资支援抗疫
天津社会组织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河南开封市鼓楼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引制引智引治”相结合 天津市打造东西部人才支援升级版

访谈

兰州西固区用绿水青山托起百姓幸福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色榜罗落地生根
甘肃成县:建好“中央厨房”,烹就二十大精神宣讲盛宴
甘肃武都柏林:“四强化”做优链条服务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三个聚焦”提升纪检工作质量
跨越山海心相牵 共谋发展谱新篇——天津市静海区助力镇原县乡村振兴
中建三局举行团史巡展活动
郑州市见义勇为协会:守护英雄见初心

施政方略

甘肃宕昌车拉: “巾帼大宣讲”赋能产业振兴
甘肃通渭:“百团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甘肃武都:“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民心
甘肃通渭碧玉:通路又通心 乐了老百姓
照亮乡村振兴路的一束暖阳
甘肃成县黄陈:让宣讲进地头 精神入心间
河南省鲁山县城南新区:安全防疫“两手抓” 全力筑牢“双防线”
兰州西固:诚信税宣进社区 志愿服务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