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劳菲:“上午咖啡下午茶”,东西饮品如何在中国交织?

 

作者 孙更亭 杨程晨

咖啡在由西方传入中国多年后,已从稀奇独特的舶来品变为普及大众的消费品,并在中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咖啡文化。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咖啡产品研发专家劳菲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阐述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演变,探讨茶与咖啡所代表的东西文化间的交融互鉴之道。

第七届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吸引咖啡爱好者,约260家咖啡品牌集体亮相。汤彦俊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咖啡文化在人际交流中发挥着何种作用?

劳菲:咖啡风靡全球,与它的独特风味及在文化交流中承载的缓冲作用密不可分。

咖啡厅作为一个集饮食、沙龙、表演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公共空间,既具休闲放松色彩,也在座位布置等方面,体现着尊重与平等。

在文化交流中,咖啡逐渐成为承载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内涵的符号,品鉴咖啡也促使人与人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咖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在承载西方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充分融合了当地特色风情。

游客在北京什刹海景区一户外咖啡厅休闲。田雨昊 摄

中新社记者: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缘何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咖啡文化?

劳菲:咖啡传入中国时,作为西化、时髦、优雅精致生活方式的代表,首先出现在上海。彼时部分群体以追求西方时尚文化为潮流,推动咖啡文化在中国逐渐传播。

除了咖啡本身,咖啡馆更为城市思维碰撞提供了公共空间,其往往围绕目标消费人群,通过装潢将咖啡的形象与特定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打造情感共鸣、身份和价值认同,咖啡文化在这些交流碰撞的场景中应运而生。此外,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出于高效专注的需求,部分群体对能够快速提神醒脑的咖啡可能产生了生理或心理上的依赖性,而饮用咖啡的习惯也催生着咖啡文化的发展。

北京王府井一家设计新潮的咖啡店。胡庆明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的咖啡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劳菲:虽然咖啡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但中国的咖啡文化已颇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印记。

19世纪末咖啡传入中国时,饮用咖啡还是一种彰显身份和地位的方式,咖啡是一种代表阶层和身份的符号。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舶来文化”典型代表的咖啡逐渐被与有品位、轻奢、洋气、时尚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起来,随着国际咖啡巨头的到来,中国人对咖啡的理解逐渐加深,咖啡作为嗜好性饮品的属性逐渐被认可。21世纪后,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饮用咖啡在中青年主流消费群体中逐渐日常化,中国人逐渐丰满起来的文化自信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咖啡的包容度和接受性,咖啡或已成为当下部分都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市民在上海愚园路上的咖啡厅享受休闲时刻。殷立勤 摄

中国咖啡文化一直有高度开放和包容的底色,多元是其关键词之一。依托品牌联名、时令限定、中式元素融合的咖啡品牌、渠道、概念、口味、包装创新带动,更多中国咖啡入局者不断寻找差异化卖点。如在咖啡中加入黑芝麻、阿胶等,将鸡头米、小笼包元素融入咖啡,都是其他咖啡市场看不懂、学不来、参不透的存在,也从一定程度映射出中国咖啡文化潮流的独特之处。包容创新的土壤也孕育了山茶花拿铁、5元美式、水果气泡咖啡、共享工位咖啡厅等“爆款”,从竞争日益激烈的咖啡市场中脱颖而出。

四川成都一家咖啡店推出的花式“盖碗咖啡”受到当地年轻人青睐。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咖啡、咖啡文化为何越来越被现代中国人所接受?它吻合了现代人生活所需要的哪些要素?

劳菲:这与中国40余年开放程度扩大、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国情分不开,随着更加注重消费潮流和品质的“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也带动起大众对咖啡的接受度。同时,咖啡本身轻微的成瘾性、帮助提神醒脑和减脂代谢的功能,愈发迎合现代中国人高效健康的生活节奏和需求。加之,近年平民化的价格定位以及不同价位的咖啡可选择性增多,使得咖啡越来越能够精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越来越多现代中国人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一杯愿意为之买单的咖啡。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接受咖啡,咖啡市场因而不断扩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人民币,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

位于北京市前门大栅栏商业街的中国布鞋老字号“内联升”,在店内开设的“大内宫保”咖啡馆吸引市民。侯宇 摄

中国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不到全球的2%,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占到中国的98%以上,种植品种以世界主流的小粒种咖啡阿拉比卡为主,近几年的咖啡豆年产量均维持在10万吨以上。

云南省普洱市的一处咖啡庄园内,游客拍摄新鲜咖啡树果实。李嘉娴 摄

中新社记者:云南普洱茶享誉世界,如今普洱也是重要的咖啡产地,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在云南相遇,会带来怎样的碰撞与交融?

劳菲:“上午咖啡下午茶,左手咖啡右手茶”已成为现今普洱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普洱茶”和“普洱咖啡”都是中国颇具盛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千余年来,因为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普洱与世界对话演绎了无数精彩;百余年来,因为一粒神奇的灌木种子,普洱与世界连接迸发出无限活力。从一盏普洱茶里的乾坤到一杯普洱咖啡里的天地,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在此交织和碰撞。

茶艺师向观众展示普洱茶冲泡技艺。刘冉阳 摄

兼备顶级茶和咖啡资源储备的普洱是孕育茶和咖啡产业碰撞交融创新的土壤。近年山茶花漾拿铁、大红袍拿铁因满足了消费端对多元口味的猎奇和探索而走红,也给予茶和咖啡深度碰撞融合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启发。

咖啡师向参观者介绍普洱咖啡。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在古代,茶从东方引入西方;近现代,西方的咖啡文化在东方生根发芽。您认为,这两种饮品的交流,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劳菲:最初,中国的茶叶依赖丝绸之路扩大贸易范围而进入西方世界,凭借清香的口感,以及来自古老东方的崇高地位象征,在欧洲权贵阶层社交活动中受到热烈追捧,直到今天很多西方人仍保留其下午茶文化。茶事活动体现着中国的处事哲理和人伦之间的道德品质,西方人喝中国茶,能够观赏中国制茶的技术,也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大约在清朝末期才开始出现咖啡馆,思想更开放的年轻一代一直是这一场所的主力消费群体。中国人喝咖啡,把它视为一种感受西方生活方式的体验,从咖啡的研磨冲泡过程中感受西方的文化特点。

天津五大道小洋楼一间咖啡馆内,市民享受安静的午后时光。佟郁 摄

随着时代更迭与不断发展,咖啡与茶纷纷融入中西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西方之间文化的交融,也加速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增进了不同地区民众交流的亲切感与舒适度,有效消除文化障碍,有助于东西方民众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更多样的友好相处模式。(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劳菲

劳菲,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曾任雀巢研发咖啡产品研发专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新技术和风味品质控制的研究。

新闻直通

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正式开幕
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奋楫争先,勇当皖北全面振兴排头兵
世界智能大会抢滩
文化铸魂 周口商会拓展发展新格局
河北省未来产业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未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河北涞源县“科技诊所”开诊,助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
2023中国(河北)国际冰雪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路桥运维技术论坛在江西九江顺利召开

前沿经济

天津华为旗舰店:开启线下体验重磅升级
中国·承德2023年钒钛产业链对接大会召开
暖心护航打造百姓身边的服务品牌
暖心护航打造百姓身边的服务品牌
2023年京津冀大众跆拳道精英赛开幕
2023年京津冀大众跆拳道精英赛开幕
天津市技术经理人发展促进会服务科创天津建设
天津市技术经理人发展促进会服务科创天津建设

观点

汽车市场迎变局,需求推动产业加速重构
金观平:精准发力巩固消费回升态势
天然冲突基因?服饰批发市场为何与直播决裂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咋破解?
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须多方发力
金观平:中国经济有信心有能力行稳致远
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一周年 植物保护收集取得新进展
翡翠、红蓝宝,涨价幅度超黄金!值得投资吗?

访谈

风筝传人 吕阳 |“形、意、情、趣”话传承
“零门槛”转专业 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会老友、展信心 跨国企业“掌门人”密集访沪
云南省沧源县杨红军:留在大山深处 坚守三尺讲台
海尔周云杰:在不确定中成就确定的力量
格力电器董明珠:消费升级带来发展底气
百度李彦宏:把信心传递给每一个人
考古专家牛世山:土里找隍壕,揭开殷墟商王陵“真容”

施政方略

河北大名:积极探索构建经营主体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
河北枣强县“量体裁衣”缔造“华丽蝶变”
山西潞城:党建引领 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高等农林教育引导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逐梦沃野 绽放青春
梨香汇成产业香
五部门:“十四五”期间在部分省份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划定 全线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
西藏察隅珞巴族:水稻田里春耕忙